为有效应对汛期及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全面提升全市普通干线公路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畅通,7月上旬,许昌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公路系统防灾减灾专项检查工作。 一、创新形式,双向互检。采取“异地查、互相学、共同改”的创新模式开展安全检查,组织各县市区和公路养护中心联合成立6个检查组,开展“异地双向互检”。此举有效打破了地域壁垒,促进了经验交流,实现了问题“同查共改”,有力提升了全市公路系统的整体防汛能力。 二、重点突出,不留死角。检查聚焦关键部位和环节,确保全覆盖、无遗漏。 重点对临水临崖、高边坡、易滑坡塌方路段、桥梁、隧道等关键部位进行细致勘察,评估其结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 全面检查涵洞、边沟、排水沟、泄水孔等排水设施的畅通情况,及时清理淤塞物,确保排水系统功能完好,防止因排水不畅导致路面积水或路基水毁。 对公路沿线的挡土墙、护坡、护栏、标志标牌等安全防护设施的稳固性和完好性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加固修复。 同步检查各单位应急抢险队伍、机械设备、防汛物资的准备情况,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三是专项提升,夯实防汛基础。聚焦在建工程养护项目沿线关键部位,开展防洪标识和检查步道专项行动。对涉水桥梁防洪标识,隧道洞口检查步道设置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建立工作台账,按照相关设置技术要求,对相关项目相关设施进行完善。在涉水桥梁墩台、锥坡等醒目位置,设置防洪标识,标注设防警戒水位、安全运行基准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线等重要信息,为巡查通行人员确定水位高度、预判风险隐患提供依据。对桥涵等防洪重点区域的检查步道、巡查通道进行细致检查与必要整修加固,清除障碍物,便于防汛检查、日常维护和应急抢险。 四、整改落实,闭环管理。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能立即整改的,现场交办,立行立改;对短期难以彻底解决的,制定科学有效的临时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纳入后续重点整治计划,实施跟踪督办,确保形成“排查、整改、验收”的闭环管理,切实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