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迎国评”为契机,聚焦涉路施工监管,采取措施,主动作为,积极开展路产路权专项整治行动。 一、 强化组织领导,凝聚整治合力。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详实方案。通过内部协同与外部联动相结合,积极与交通执法、公安交管、自然资源、沿线乡镇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了信息共享、联合巡查、协同处置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 二、 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护路氛围。坚持宣传先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普及路产路权知识,明确涉路违法违规行为的危害及法律后果,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爱路护路的意识。深入大件运输企业、在建工地开展送法上门”服务,优化涉路许可审批流程,推动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提升企业服务质量。 三、 深化排查巡查,精准掌握底数。加大日常巡查和专项排查力度。采用“车巡+步巡”、科技+人力”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国省干线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针对擅自挖掘公路、跨越穿越公路埋设管线、增设平交道口、违法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损坏公路附属设施等行为进行细致摸排,建立问题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四、 严格依法整治,优化路域环境。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分类施策,依法依规处置。对于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劝导、责令自行整改为主;对于拒不整改或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坚决联合执法部门进行查处,依法处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成功处理了一批涉路违法案件,有效制止了侵犯路产路权行为,保障路域环境的整洁美观和安全畅通。 五、健全排查机制,提升长效水平。建立健全路产路权排查机制,制定排查计划,明确排查重点路段,建立“一路一档”动态管理台账,推动路产数据信息化,推行“网格化+责任制”的排查模式,确保责任到人。同时,健全路政管理与养护作业的联动机制,构建“及时发现、迅速反应、依法处置、长效维护”的全链条管理模式,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升路产路权管理效能。加强公路监控设施建设和应用,提高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和覆盖面。
|